算盘小知识卡通小学生小报模板
- 模板配色
- 模板文案
- 使用字体
- 使用素材
- 模板介绍
识
知
小
盘
算
姓名班级
算盘
算盘是计算工具 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
现在中国和俄罗斯仍有不少老商人使用它 现存的算盘形状不一 材质各异 一般的算盘多为木制 或塑料制品 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 中有一道横 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面为两珠 财会用为一珠 一珠当五 下面为五珠 财会用为四珠 一珠当一 用算盘计算称珠算 珠算有对应四则运算的相应法则 统称珠算法则 相对一般运算来看 熟练的珠算不逊于计数机 尤其在加减法方面
用法 用算盘口诀控制珠算过程 起源 中国是算盘的故乡
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 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
反而因它的灵便 准 等优点 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
因此 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
并论 认为算盘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算盘的使用
从清代起 就有许多算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日本的学者也对此投人不少精力 由于缺少足够的证据 算盘的起源问题直至今天仍是众说纷坛 莫 一是 归纳起来 主要有三说 一是清代数学家梅启照等主张的东汉 南北朝说 其依据是 东汉数学家徐岳写过一部《数术记遗》 其中著录了十四种算法 第十三种即称 珠算 并说 珠算 控带四时 经纬三才 后来 北周数学家甄弯对这段文字作了注释 称 刻板为三分 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 中间一分以定算位 位各五珠 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 其上别色之珠当五 其下四珠 珠各当一 至下四珠所领 故云控带四时 其珠游于三方之中 故云经纬三才 也 这些文字 被认为是最早关于珠算的记载 但是一些学者认为 此书描写的珠算 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记数工具或者只能作加减法的简单算板 与后来出现的珠算 不能同日而语 二是清代学者钱大听等主张的元明说 即算盘出现在元朝中叶 到元末明初已普遍使用 元代陶宗仪《南村缀耕录》第二十九卷《井珠》 引当时谚语形容奴仆说 凡纳婢仆 初来时日擂盘珠 言不拨自动 稍久 日算盘珠 言拨之则动 既久 日佛 珠 言终日凝然 虽拨亦不动 后人称此为 三珠戏语
归纳起来 主要有三说 一是清代数学家梅启照等主张的东汉 南北朝说 其依据是 东汉数学家徐岳写过一部《数术记遗》 其中著录了十四种算法 第十三种即称 珠算 并说 珠算 控带四时 经纬三才 后来 北周数学家甄弯对这段文字作了注释 称 刻板为三分 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 中间一分以定算位 位各五珠 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 其上别色之珠当五 其下四珠 珠各当一 至下四珠所领 故云控带四时 其珠游于三方之中 故云经纬三才 也 这些文字 被认为是最早关于珠算的记载 但是一些学者认为 此书描写的珠算 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记数工具或者只能作加减法的简单算板 与后来出现的珠算 不能同日而语 二是清代学者钱大听等主张的元明说 即算盘出现在元朝中叶 到元末明初已普遍使用 元代陶宗仪《南村缀
耕录》第二十九卷《井珠》 引当时谚语形容奴仆说 凡纳婢仆 初来
时日擂盘珠 言不拨自动 稍久 日算盘珠 言拨之则动 既久 日佛
珠 言终日凝然 虽拨亦不动 后人称此为 三珠戏语
图司机栏目提供算盘小知识卡通小学生小报模板在线图片设计,一键制作生成,图片资源是由589上传的作品。图片尺寸4961*3508分辨率1179,算盘小知识卡通小学生小报模板属于算盘,知识,数学,学科,小学生,手抄报,小报,模板,漂亮,成品,电子,手抄报主题的海报。
- 模板编号:1179013
- 尺寸:4961 x 3508 像素
- 分辨率:72 DPI
- 行业:图片设计
- 用途:通用
- 类目:小报
- 设计师:13
- 场景:图片制作
- 版式:
- 色彩模式:rgb